Skip to content

民族主义,是不是烧过头了?

最近的大热是奥运火炬传递。被迫和藏X搅和在一起之后,越发像一场电视剧。从一开始就麻烦不断。巴黎这一集到了第一个高潮:巴黎市政府对藏X明目张胆的偏袒和支持,媒体的扭曲报道,尤其是残疾女孩金晶被袭击的画面,一遍又一遍的刺激着观众的神经。于是,华人全怒了。海外的,直接和X独CNNBBC们面对面死磕;海内的,准备抵制法国货及家乐福。颇有大敌当前全民动员的架势。

说实话对法国式的傲慢与偏见相当不爽,一帮没去过西藏的傻b乱扯蛋。但是国内民众对此事的反应更让人不安。愤青们一如既往的简单思维方式:支持抵制的就是战友,反对抵制的就是敌人;合肥家乐福据说被打砸抢;藏族被攻击为野蛮民族;而刚刚被捧上神坛的金晶因为一句“不赞成抵制法国家乐福”而遭谩骂。非此即彼的政治排队,荒谬之处在于——

  • 因为金晶被袭击,所以大家很愤怒
  • 因为大家很愤怒,所以家乐福成了靶子
  • 因为不赞成抵制家乐福,所以金晶被骂汉奸

这叫什么智商?!

在我们的语境里,“爱国”永远是无罪的,政治正确,所以义和团式的仇外格外的肆无忌惮——敌人在千里之外,既能泄愤,又绝对政治安全。反正成本风险极低,爽过了也有人埋单。矿难、贪腐渎职、血汗工厂、社会不公,也很令人愤怒,可惜从来没见伊们这么上街“愤怒”一下。

大概是因为中国人好面子,而西方这次完全不给面子,大大刺激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而中国人的反击又会刺激起西方人的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情绪——事实上西方媒体正在这么做。考虑到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不景气,毕竟仇外是最廉价的转移视线的方式。狂欢中,仇恨被制造,世界在分裂。

传说中,奥运会能带来和平。可是如果奥运会和强烈的民族主义混合,会成为什么样子?1936年的柏林,纳粹建设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体育馆,影响市容的吉普赛人被送往郊区的集中营,德国的年轻人被爱国主义感染,世界看到了纳粹的力量……我可不希望这些在中国重演。

借老妈的原话:奥运会,有那么伟大吗?

5 thoughts on “民族主义,是不是烧过头了?

  1. spirit says:

    re!感觉有些人就是脑残

    回复
  2. tt says:

    md再这样下去汉奸要变成褒义词了,不河蟹啊不河蟹

    回复
  3. Angang says:

    前两天参考消息上一篇文章(英国某汉文化研究中心的主任写的)谈到重建民族主义。作者指出:1,反对奥运会的人中有一部分是反对全球化,意思是不管谁开奥运,都反对;2,西方也有维护中国的声音,但是这部分声音上不了媒体;3,中国是全球制造中心(就是说,家乐福有什么好反的,卖的都是中国货);4,他还谈到,西方一方面对中国的政治制度不屑一顾,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重视中国的发展,可谓心理不平衡(我对原文是这样理解的)。结论是重建民族主义,否定了把爱国简单等同抵制某国产品;就是说不“热血”不行,那是没有民族主义(像鲁迅写的血馒头的文章),问题是如何“热血”。我的观点:“发展是硬道理”,对于别人怎么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愤怒,普通老百姓表示一下姿态就可以了。嗯,结论:化愤怒为动力。PS:美国的节目主持人对中国/华人有种种偏见等等。但是他们对于自己的政治人物也会恶搞。我们可以强烈要求他们收回言论等等,但是我不相信真的这可以制止这部分人的言论。我曾在他们的大学校园的书店里看到纳粹的书,就摆在书架上卖,不是说学校宣传,而是作为历史资料吧。我所看到的是“言论自由”的表现。啰嗦完毕,多谢观看。

    参考消息,厄。这是把人民日报社论在英国人嘴里重复了一遍。

    回复
  4. Angang says:

    奥运意义之我所见:在大多数西方老百姓(包括读过书的人)的认识中,中国应该还停留在80年代。当西方媒体成天报道我们有种种社会/气候问题的时候,他们也得通过这样一个全球关注的活动了解中国现代先进的一面。而运动,是超越政治的,所以容易在这个基础上沟通,忽视差异分歧吧。今天比较有兴致啰嗦。。。

    回复
  5. lulubear says:

    中国经济发展的太快, 让很多西方人不爽。08年让他们找到了发难的契机。文化和价值观鸿沟般的差异更加剧了分歧和摩擦。记得哪国有一句谚语: 狗在叫,骆驼继续前行。全球化究竟是祸是福 ?  无论怎样,这股浪潮势不可挡。中国的崛起势不可挡。

    回复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