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新疆

西域手记:序

中秋和国庆的连续长假,我全部泡在新疆。在这16天里先踩了北疆后踩了南疆。而中间的交通,那一百多公里的翻越天山的古道,是靠脚一步一步丈量出来的。这是我第一次去新疆,玩到这个深度堪称豪华。


查看本次新疆旅行踩点成果大地图

旅行结束之后,对新疆的兴趣不是减小了而是更大了。就好象窃贼撬开宝库之时警铃大作,只好抓了几块金币匆匆离去,但贼心只会更加惦记只匆匆瞥了一眼的小山似的黄金和宝石——吃了开胃菜却没吃正餐,更加郁闷了。

新疆实在太大了。两点之间动辄几百公里,大量的时间消耗在移动当中。火车从喀什到乌鲁木齐需要跑1588公里,比北京到上海还远,最快的车也要跑整整24小时。胖胖的太阳跑得更累——从东经96.4度(哈密市,中蒙边境)到东经73.5度(阿克陶县,中国-塔吉克斯坦边境),新疆跨了整整1.5个时区,这意味着每天早晨,需要有1.5个小时,太阳才能完整的点亮这片占中国面积1/6大小的土地。新疆就像一个巨大的美女,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使得无论通过哪种方式试图看清的她的容貌都显得非常困难。

而且美女的风情并非人人能解。小时候,书上学来的新疆似乎全是沙子,无聊又无趣。后来读书多了,尤其是去过之后,才知道这全是偏见——这里既有冰封的世界第二高峰K2,又有酷热的世界第二低点吐哈盆地;既有漂亮的雪山、森林和草原,又有荒漠、戈壁和依赖融雪补给的沙漠绿洲;人们信奉或者曾经信奉过佛教、萨满教、摩尼教、伊斯兰教……虔诚的供养人留下了不计其数的石窟、壁画和雕塑;丝绸之路通过这里——东方的丝绸,西方的黄金,本地的玉石……东西方的商人们为了利润不惜铤而走险。西汉丝绸残片上的棱形孔雀状花纹和今天和田生产的艾德莱丝绸几乎一模一样。人种和文化在这里混血,这种交流和融合可以在夜市的美食里尝到,可以从漂亮姑娘们的笑靥如花里直观的读出。这里是西域,是汉人心中春风不渡的彼岸,亚欧大陆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地方。

事实上很难用一个很具体的词来形容我对新疆的感受——无论是自然、历史还是文化,在中国,没有其他哪一个省有像新疆这样丰富的内涵和有这么大的多样性。

所以西域向来是探险家们的乐土——我猜他们也有跟我类似的理解这片土地的冲动,并以此作为探索的动力。古代的探险家们来自中原汉地:外交官张骞仅凭着传说中的“大月氏国”就敢往里闯出一条路;晚于张骞的东晋僧人法显大约在公元400年路过此地,他在《佛国记》里惴惴描述着对西域恐怖的第一印象:“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帜耳。”两百多年后的玄奘法师更是绝望写下“四顾茫然,人鸟俱绝,夜则妖魑举火烂若繁星,昼则驚风擁沙散如时雨”……到了近代,探险者则多是西方人,比如开启了中亚探险史的瑞典大探险家斯文·赫定,发现敦煌藏经洞的考古学家斯坦因,盗取克孜尔千佛洞壁画的德国考古学家阿尔伯特·冯·勒柯克……驱动这些探险先驱者的动力,有国家利益、弘扬佛法、建立功名、学术研究、发家致富……我们几个人毫无功利心的路过,不过是一帮子打酱油的。

西域就像一块磁石,魅力四射。它的丰富与博大,像一座巨大的冰山,一次旅行,不过是钻了根冰芯,加深一点点了解,距离全面的理解和综述差太远。不过尽管片面,游戏心态一点,拿出来与大伙儿分享心得,也还算有点儿意思。

所以接下来的文字可能不会按时间顺序,会跳得厉害。很多朋友关心的乌孙古道徒步的具体情况,请参考我的队友的游记。他们把整个过程已经写得够详细的。照片大半也是从我手里搞来的。我就不重复了吧:

天山,我们来了

确切的说,是乌孙古道和夏特古道,我们来了。

这张图是乌孙古道的阿克库勒湖,被驴子们称作“天堂湖”。是的,就是因为这张图,一帮子人彻底中毒了。

这图太不真实了……

我想大多数hiker看到这张图都会失去理智……

所以我们大概从3个月之前就开始准备了……

从明天开始,接下来的15天内,我和9位队友将进入新疆徒步。理论上将两次跨越天山中段的主山脊:先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阿克苏地区拜城县黑英山乡,徒步走到天山中部的伊犁地区特克斯县琼库什台牧业村;休整一天之后,继续从伊犁地区昭苏县夏特柯尔克孜族乡,徒步走回拜城县。总的徒步里程应该会超过200公里。

详细日程:
9.22 晚,乌鲁木齐,乌孙团回合,当晚班车去库车。班车信息:之一之二。乌鲁木齐南郊汽车站,库车14:00 – 19:30 / 每隔半小时一班,票价100元左右。10小时到。
9.23 晨,库车。采购,腐败。包车前往黑英山乡(107 Km,和拜城过去差不多)。路上会路过克孜尔千佛洞,可以下去踩踩。当天期望能搞定戈壁滩,到达峡谷口(1940m)。
9.24 进入峡谷,频繁渡河,2400m左右扎营
9.25 翻过阿克布拉克达坂(3864m),天堂湖扎营(3062m)
9.26 下山,过溜索,河边扎营(2076m)
9.27 上升,约3000m处扎营
9.28 翻过包扎墩达坂(3652m),达坂下扎营
9.29 琼库什台牧业村(2056m,徒步起点),返回特克斯县,搭车前往昭苏县
9.30 昭苏县,修整
10.1 与单夏特团回合,包车前往夏特温泉,开始徒步,某处扎营
10.2 垭口附近扎营
10.3 上冰川,“高速公路”,破兵营扎营
10.4 下冰川舌,开始在木扎尔特河滩上徒步,多次涉水
10.5 出山,回到拜城县

徒步过程中的难点有:

  1. 路线虽然海拔不是太高,最高海拔大约3900米,但实在是太长。而且必须自己背负食品,负重巨大,连续十几天的高海拔徒步对所有人都是大考验。
  2. 两天路线均需要多次渡过冰河。尤其是夏特古道,刚刚从冰川中流出的、接近0度的冰水,掉进去的人大约1分钟就会失去知觉,然后死亡。木扎尔特河以前出过很多事故。
  3. 夏特古道线路中,需要在冰川上连续徒步大约30公里。到处都是几十上百米深的冰裂缝,掉下去必死。
  4. 乌孙路线中需要过溜索,这玩意儿以前没玩过。

所以要操练渡河技巧

付出了代价,回报自然很可观。这是一条非常漂亮的线路也——路上有妖娆的高原湖阿克库勒,有森林,有天山最漂亮的草场,有全国最壮观最彪悍的冰川,还有全国最好的军马和饲养军马的哈萨克牧民。猛击查看夏特古道的照片乌孙古道的照片

所以祝我们好运吧~~~嗯。全身而退。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们自制的、收集的资料:

  1. 队友们联合编制的:天山夏特古道、乌孙古道徒步资料
  2. 我昨晚整理的:徒步打包单
  3. 乌孙古道徒步路线图:

    View 2010-10-天山乌孙古道徒步 in a larger map

  4. 夏特古道徒步路线图:

    View 2010-10-天山夏特古道徒步 in a larger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