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对本人来说日子特殊,妈妈的嘱咐是:吃点好的。鉴于糟糕的体重状况,吃就免了。找到的替代方案是在精神上饱餐一顿。于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一个马拉松式的活动:纪念“列维—施特劳斯”纪录片展映日,整整一天的人类学学术交流会、纪录片。大牛们来来往往、谈笑风生。嗯,爽到了。
之前耳闻Levi-Strauss是从疯狂的L粉五石同学那里——此人常喃喃的表达对Levi的崇拜,购买所有Levi的图书,等等,不一而足。所以从他搬家后的垃圾堆里偶遇打印版《忧郁的热带》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把这堆纸作为贡嘎爬山时候的特别装备。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没错:此书有场、有爱、阅读快感足,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俱佳,非常适合我的肠胃。
所以我还是很期待这个“讨论班”的,目的是为进一步阅读Levi-Strauss热热场子。我简要作了笔记,大概的整理如下(比较乱,肯定有错,请看官拍砖):
A. 文化参赞致辞:大概说了一下Levi的生平,把Levi的地位抬到现代社会科学奠基人之一的高度。
B. 关于人类学:田野考察、关注人类的精神结构;理论和经验的混合,理论比较次要;Levi-Strauss同时作理论和田野,而且做得都很好;人类学不能解决问题,而是换个角度提出问题,重要的是问题而不是答案。
C. 关于Levi-Strauss的思想的五个阶段和书目(老爷子的经历太丰富了,需要弄个传记看看,比如这本):
- 1930s,从地质学爱好者到社会主义者;巴西圣保罗大学的哲学教师;首次田野考察:亚马孙丛林里的印第安部落,20年后成书;
- WWII~1954,纽约,遇到一堆牛人;把语言学的符号方法引入人类学,结构主义和结构人类学;与法国流行的存在主义抵触,不被认同;博士论文《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
- 1955~1960s,因《忧郁的热带》成名;用严谨的方法重构社会科学;《结构人类学》、《野性的思维》;
- 1968~,结束了结构主义;反潮流,隐居;对卢梭的热爱;《神话学》四卷本(1、2、3、4);
- 1980s,复出,重新受到重视;日本讲学;对人类未来的悲观,人口灾难,灾难的批评;《嫉妒的制陶女》(貌似被称作是小神话学)、《猞猁的故事》、《面具之道》
D. 关于自然和人类的关系:自然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精神,自然到文化的过度;神话,人类遇到自然;烹饪、餐桌礼仪;
之后是四部纪录片一直放到晚上九点,惊叹一下我自己的耐力。
第一部是Levi-Strauss的纪录片,70年代拍的,老爷子在镜头前回顾自己的学术思想的发展历程。老爷子在战时作为英文翻译被送到马奇诺防线,英军还没来,整天无所事事在林子里逛。某天躺在草地上望着蒲公英发呆,然后就“忽然成了结构主义者”——这个段子把大家都逗乐了。老人一看就是学养极好的人,思路清晰,逻辑缜密,要拜的。
后面是三部人类学纪录片,很有意思,都是关于仪式的:南疆维吾尔穆斯林家庭的对新生儿的命名仪式、湖南道教的都猖愿祭祀仪式、印尼巫医治病的仪式——五石说仪式是人类学比较容易出成果的点,但是Levi都是从日常生活找蛛丝马迹的,看来现代的研究者没那么牛。
前两部片子的导演都来了。新疆那部叫做《大河沿》,导演叫做刘湘晨,不是太靠谱。他的立意是把纪录片拍成散文状,刻意往高里拔,片子空镜头太多显得节奏很拖沓,浅尝辄止不深入,很多东西的手法和思路过时。故事本身挺有意思,一个维族mm未婚先孕生小孩,男方好像是个司机,不肯出席孩子的命名仪式,于是很纠结。维吾尔人给孩子取名要搞这么大的仪式,估计与伊斯兰教法有关系。
湖南这个片子就很赞了。片名《韩信复仇记》,借了《王子复仇记》的名头。导演是人类学家范华,汉学家,施特劳斯的徒孙。拍摄的是湖南新化的道教原皇派(区别于正一派)的祭祀仪式《都猖大愿》。引用一段影片介绍:
韩信大将军经过五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使刘邦得以掌权。随后他建立了汉朝,名为汉高祖(公元前206—195年)。但是由于妒嫉韩信的声明和威望,他以莫须有的篡权罪杀害了韩信。
韩信死后,天空骤然变黑,他的魂灵飞向了天边之外。韩信在幽冥指使妖精作怪使汉高祖患重病,高祖汇集当朝名医均难觅救治之法。后得天师授计,在铁叉山上立起韩王圣位及五岳圣帝等诸位神仙圣位,设立高台、坛场(杀鬼坳、斩鬼场),竖立幡令,请出茶山峒十大都猖及雄兵猛将出峒相助降妖。杀猪宰羊斩牛祭补后,猖兵猖将将妖精捉住,斩杀敬献韩王。汉高祖果然病愈,当即封韩王每年在上天坐十天天下,封在老君坛,受万代香烟,人间若有患难灾殃告韩王搭救。
韩信成仙是湖南道教最神秘的部分之一,他向汉高祖复仇的故事成为了地方史诗,如今道教大师仍在持续不断的排演这部宗教剧。
这个仪式有近两千两百年历史了。这是道教最隐秘的祭祀和驱鬼仪式——傩,是中国人的精神结构里最深藏的部分:鬼神、巫术、占卜、符箓……历史非常久远。道家融入自己的东西之后(如画符等)保存了这部分传统,但仍能看到其中的更久远的因素,例如面具、宰牲、法器等等。有兴趣可看看这篇傩坛与民间道教。湖南作为楚地和苗疆,不愧是有无比深厚的神鬼巫术传统,太多神神秘秘的东西了。
导演范华(Patrice Fava)和他的老师(Levi-Strauss的学生,也是汉学家)高度评价了道教在保存中国文化方面的作用,高度评价了中国文化,而且毫不客气的批评西方宗教的价值观“霸道”,比中国人还要中国人。现场提问的年轻人的中国文化功底比两位法国老先生明显差,有点露怯。后面是聊天,关于中国文化,关于道教及其它。一个比较好玩的细节是:这个仪式长达4天,素材有100小时,剪了1年之后剪成100分钟的片子,大部分是诵经,已经有点让人头疼。但是范华的老师提议要找个机会看那个原始版本,来个“痛快的”。大家都吓坏了,呵呵。
最后一部片子是《Indo Pino》(法文版),讲述印尼某偏远部落的女巫医Indo Pino生病后男巫医替他治病的故事。巫医利用魔法和巫术治病的现场、巫医对疾病和解释,最有意思的是巫医服用了人类学家带去的药物而痊愈,影片拍摄了她如何将现代医学放入自己的解释框架中从而自圆其说,这很有意思。
活动地点是法国文化中心(法国大使馆文化处)。地方不错:书很多,画册很多,有网络,常有免费电影和其他文化活动,可以常去蹭的。
周日又去骑了一趟妙峰山,现在能一口气骑到半山腰了,比过去有进步。在涧沟村喝水的时候碰上一个骑旅行车的车友,看着有趣。到顶之后聊天,自称“已经骑过大半个中国”,比如滇藏线、新藏线、独库公路之类邪门的线路,崇拜啊。人正在yy哈啦湖、从阿里大北线直接翻山口过昆仑山进新疆、羌塘草原骑行穿越等等顶级邪乎的路线。汗。于是从妙峰山回来路上一直聊天,倒也不嫌累。
到家之后看手机短信,得知周六午后箭扣山难的消息。遇难者非常不幸是朋友的同事和她的新婚妻子。打电话过去确认不是玩笑,这才有点汗。上网查了事件的经过(目击者回忆,新闻稿,箭扣蹲点的摄影师拍的当天天气变化过程和救援过程照片,救援照片之一、之二),越发觉得汗。综合这些资料,估计女子死于雷电直接命中,男子是被电晕之后死于坠崖。地点是鹰飞倒仰的主峰鹰头的西坡,那个被我认为是最危险的长断崖。
今年五一的时候在箭扣上有类似经历。那天也是在箭扣上遇到雷雨,蹲在烽火台里整整半个多钟头,听着雷在头顶上炸,之后还看到彩虹来着。这次也不是第一次户外时候遇到雷电,比如上次在皖赣边界的五龙山,也是在主峰边的山脊上遇上雷暴,带电的雨云就从帐篷旁边流过,在帐篷里躲了一晚上,过得就像除夕夜,那叫一个恐怖。
山难重要的是要吸取教训。和我们上次在箭扣遇到雷雨全身而退的过程比较,这几位犯了若干错:
- 雷雨来袭时没有及时找地方躲,没有下撤,而是继续往上爬。出事的时候,已经是天气明显变坏之后大约20分钟了。
- 本来山脊就是雷击的高危地带,他们却离开鞍部往曲率更高的山顶上爬,被雷击中的风险越来越高。
- 据说没关手机。
我们上次遇到雷雨是在下山途中,大概提前半小时根据风向和气压判断出正面遭遇雷雨不可避免,越是决定放弃下撤就近避雨,留了充足的时间溜到一个烽火台里,然后把登山帐放到角落里,手机都关掉。所以才没事。再次印证在户外状态下,有效准确的判读小气候非常重要。
不过有些山难,并不是人能够控制的。比如5月底在贡嘎地区Edgar峰发生的悲剧。两位顶尖阿尔卑斯式攀登高手Micah Dash,Jonny Copp,一位顶尖的户外纪录片摄影师Wade Johnson——当我们一行人在贡嘎西坡晃悠的时候,几乎是同时,他们在东坡燕子沟出了事。
下面提供的是一些纪念视频(之一、之二)和搜救日志(之一、之二、之三)。引述Outdoors版rockmu的文章,好人兼强人啊,真是可惜:
在贡嘎爱德加峰遇难的登山者为美国著名阿式攀登组合
在艾德嘉遇难的美国兄弟 Micah Dash 和 Jonny Copp,善良热情,王二、王大去米国时,和Micah Dash 一起爬过,这哥们不曾摆世界级高手架子,非常生动、热情和善良的一个人。事实上,运动攀的国王Chris Sharma,也是一副平民姿态。我所见到的或了解一些攀登者,都是生活中有个性的好人,大都为人纯粹善良。Micah Dash 和 Jonny Copp,运动攀、传统攀、大岩壁、混合攀、冰雪技术线路非常综合,Charlie Fowler比他们大快20岁。而 Micah Dash 和 Jonny Copp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美国攀登才俊,正值最好的30+岁。
遇难的还有随队摄影师Wade Johnson是Sender Films随队进行纪录片拍摄的摄影师。(Sender Films电影公司出品过Sharma的攀岩大片King Lines,First Ascent和The Sharp End)
这两位美国兄弟实力非常之强,名气非常响亮,在著名的攀登电影the sharp end中就有一大断说他们在世界各地攀登,他们俩的攀登水平和风格代表了现在世界阿式攀登的顶尖水平,没想到折在了中国四川的贡嘎山系的爱德加峰上。这两人可以称之为我的标杆。惋惜。他们也算有了自己的sharp end.
从这篇新闻能够看出,这支队伍选了一条很险的新路线,然后遇上了致命的大雪崩……所以呢,户外还是珍惜小命吧,不要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哪怕是山顶风景再好,也要抵制住诱惑。
酱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