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分析《低俗小说》的时候,曾经yy过更激进的玩法:用复调音乐的手法来组织电影结构。一开始是一个简单的主题,随着时间轴的纵向推进,几条旋律(故事)不断发展下去,在横向上互相影响、映衬甚至发生直接的联系,最终织成一个强劲有力的逻辑网。曾经向当电影导演的朋友问过如此操作的可行性。大导演说太难了这不可能,而且观众没法理解。没想到沃卓斯基姐弟真给做出来了!
对位法是在音乐创作中使两条或者更多条相互独立的旋律同时发声并且彼此融洽的技术。对位法的英文名称Counterpoint来源于拉丁文punctus contra punctum,意为“音符对音符”。对位法并不是指单独的音符之间的和弦,而是指旋律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既可以是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旋律交织成和弦,也可以是以多组和弦交织表现出旋律。对位与和声的特点刚好相反,和声追求的是纵向的发展,除了一条主要的声部外,其他的声部在自己的进行中以特定的和声结构辅助这条主要的声部;对位追求的则是横向的发展,各个声部各不相同,但又要互相和谐不冲突。
via: wikipedia
复调音乐最重要的写作手法称作“对位法”,这个数学般精密而复杂的音乐写作手法,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被《云图》的编剧大量使用:6条一开始貌似毫不相干、自说自话的故事(旋律)独立倾泻出来,每个故事(旋律)其实都有类似的立意和结构。故事们被打成碎片之后重新拼起来。同一时段,多个线索交替出现,例如:Sonmi受审时谈到“死亡类似打开一扇门”和废奴者回家推开门的画面剪在一起,把废奴者“水和海洋”的谈话和Sonmi上刑场剪在一起。而时间轴上,所有的故事都在不停地重复、变化、演进。这都是典型的复调音乐的做法。所以片子生造了一个《云图六重奏》来点题,以表明电影的结构灵感源自音乐,这不意外。
试试下面这首《赋格的艺术》(Art of Fugue),J.S.Bach作品。你可以仔细分辨几个独立旋律之间的关系 —— 云图把这种玩法视听化了,而且一下子就来了6个声部,比巴赫还要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