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经济

八家村半日游

海淀区东升乡八家村久负盛名——倒不是因为这里面有啥名胜古迹,而是因为这里是北京最大的电子垃圾中转站,也是北京最大的一片贫民窟。按fivestone的评价:“很赞的,椰林树影,水清沙幼……”又尤其考虑到此地距离我的驻地仅一箭之遥,住了快一年了还没去探探实在是欠账太深。

话说今日无事,找不到打气筒,只好放弃爬妙峰山的计划(实际上是轻微腹泻懒得动)。午饭后凉风习习,心说那就去还债吧。于是拎着相机踩着拖鞋沿着双清路晃了过去。一路随手街拍路人,但是这样没有目的没有主题的拍摄越来越让我提不起兴致。也许带着职业心态去搞会好一点?走神的时候,正好一个“办证”电话映入眼帘——假记者证开价¥600,据说底版挺贵。如果办理,可免费附送中国政法大学学生证一张,因为”学生证不值钱!”hoho,当个假记者代价不低,看来这身份挺好用。

较大的地图中查看

过了林大北路,向西随便拐进一个巷子,再向北。一片林子?继续走:绿树成荫,凉风习习。。。然后,东升八家郊野公园???哐当!里面有大片金鸡菊,鸳尾,熏衣草,黑心菊,白菊等等艳丽的花卉怒放中,好像正在等待中央领导检查。还有梨树林!这这。。。走啊走,然后看到天主教神哲学院、北京联合大学XX学院。环境极好,绝不亚于世纪公园。这是传说中的贫民窟么?!

好不容易,找到了后八家村的西口。终于能闻到垃圾味道了。嗯,这才对嘛。

后八家村是八家村的北部,南部叫做前八家村。表面上看,后八家的主街和普通的华北村庄区别不大。不过似乎更加脏一些。买得矿泉水一瓶,提着相机没走两步,终于看到了第一家废旧电脑收购点。一个装得满满的面包车,后箱里的旧台式机堆到了车顶,起码二三十台,一些大家伙应该是旧服务器。三位师傅正在手脚麻利的把电脑拆成零件,具体的工艺是:首先打开机箱,取下电源,然后小心的取下硬盘(似乎可以转卖),最后是取下印刷电路板。师傅们都带着手套,拧螺丝之类事情都是用电钻,速度很快。转眼之间,机器就被拆成电源、硬盘、电路板、机箱壳体这四大块,并被分开堆着,估计应该是拆着卖的。搭讪其中的一位,据他说旧电脑收购价大约几十元一台。他没说卖出去值多少,但是根据这篇文档,赚得少不了——按他们粗糙的手法,印刷电路板应该已经被破坏了,但是上面的贵金属很有“搞头”(1吨废旧线路板,可以分离出286磅铜、1磅黄金、44磅锡,以及铁、铝、镉、镍等 [1]);很多硬盘仍然是能用的,拆解的现场就有两位买主正在询问硬盘价格,想买回去用——机箱壳体、硬盘和电源,很有可能就这样流入了旧电脑翻新和中关村的电脑维修行业。中关村向来猫腻多,所以我和他们聊天,他们不反对,但是掏出相机来,他们就十分抗拒了。。。也罢。

离开主街,往巷子里随便一走,这才显出破败模样。到处是简陋的窝棚,用红砖、石棉瓦、塑料布等等材料搭建。甚至有用集装箱改造的房子,上面搭了一个石棉瓦的屋顶。大杂院里堆满了回收来的废品和其他东西。没有铺水泥,也没有市政设施,比如下水道,所以污水满地流,很多地方都是烂泥和水坑。小朋友很多,很开心的在水坑之间和房顶上跑来跑去。废品收购站都藏在居民区深处,收购的东西不仅限于旧电脑,旧电器,废塑料……啥都有。人口密度非常高,建筑密度也非常高,典型的贫民窟。只是没有孟买的贫民窟那么强大——这地方要是发生火灾了,那可是不可收拾,消防车根本开不进来,消防水龙恐怕也没有。

然后就向前八家方向溜达过去了。一路走过去,总的趋势是本土居民越来越多(以前就是个城郊的普通村庄)、外来农民工越来越少、房子越来越正式、各种商业设施越来越全——不仅有杂货铺、包子铺、理发店,还有娼妓坐在门里抛媚眼揽客。不过总的来说,房屋密度还是过大,下水道还是没有。很多房子在翻新和加盖,巷子变得更窄。当地居民仍然继续在追加投资,可见近期这里没有被改造掉的计划。因而显得生机勃勃的。

整个地区看到了两所学校,其中的一所叫做“新希望民工子弟学校”,在后八家,让我想起四川的刘氏兄弟;另一所似乎是公立的“前八家小学”。

逛出来的时间大概是下午五点,沿着双清路往回走,赫然发现林业大学北路路口往北的双清路东侧是一个很大露天废旧塑料市场。交易就在人行道上搞。前段时间我还写过一篇文章,怀疑塑料没人收了。现在看到的情形是,供销两旺、热火朝天。

八家村确是一朵奇葩。首先,放眼八家周边,由于大学林立、交通方便、老外尤其是韩国人多,因此五道口地区的物价向来很高。八家的存在,提供了在中关村打工的众多低收入农民工生活下去的可能性;其次,由于离中关村和大学区近,周边能够源源不断的生产大量电子垃圾,从而制造了淘金的机会;再加上长期处在城郊结合部的三不管地区,这里基本上是近十年内自然生长的“新城”[2],外界干预不多。

八家村只是中国电子垃圾处理产业链的一环而已,或者说只是一个“中转站”,各大城市都有类似的地方。每天人们骑着板车,从中关村或者海淀区其他地方收购的如山的垃圾送到这里,之后再由人打包送到更大的批发市场。终端是一个个的垃圾处理集散地,常常是类似八家的半农村,比如江苏兴化高垛村、安徽阜阳四十里坡镇、湖北武汉青山区等等。其中最大的是广东汕头贵屿镇——目前国内乃至世界最大的电子废物拆解处理集散地。他们不但处理来自全国的电子垃圾,而且接受走私自发达国家的电子垃圾。当地的水源和土壤基本上都受到了严重的不可逆的重金属污染,成了不折不扣的全球垃圾桶。

嗯。又空了再去转转。这村子挺有意思。值得深入去探探。

参考资料:

  1. 北京后八家村调查:一个电子垃圾村的灰色生存,八家村电子垃圾事业的概况。
  2. 关于北京八家村的一些资料,对于八家村和社会调查和其他基本资料。
  3. “金融风暴”刮进北京后八家村
  4. 中国电子垃圾网,电子垃圾处理的门户网站。

身边,看得见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再也不是政治教科书里抽象的“资本主义特色”。今天的中国,人人都在危机的寒风里瑟瑟发抖——slb裁员了,Intel的上海工厂关张了,广东的玩具厂倒了一大片了;环龙器材城的老板用夸张的语气告诉我大家都没钱买相机了,生意没法做了;正在找工作的朋友们头疼坏了;五道口的韩国人好多都回国了……好吧,你要说这些离你都太遥远了,下面我捡个离你近的说说。

这是我昨天午饭后观察到的:喝完一罐饮料之后,我把饮料瓶子随手扔进路口的一个大垃圾桶,发现里面赫然堆满了空瓶子。然后我又找到下一个垃圾桶,仍然全都是瓶子——半年之前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这样的瓶子会被拾荒者迅速捡走卖掉,我记得大概是¥0.1一个。

这个现象很令人震惊。这说明现在的废旧塑料已经无人收购,也就是回收成本已经高于塑料收购价。下图中我取了四种塑料(ABS、PP、GPPS、PVC)近半年的价格曲线,印证了我的猜测——很容易看出从去年九月开始的价格大跳水。报价来自中塑在线,一个塑料类电子商务网站。

这些废旧塑料瓶子回收之后干啥去了呢?不要想当然认为送回饮料生产厂家了。某种废旧塑料造粒机的广告这样说:

塑料名称 原材料 回收料的用途
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软饮料瓶,织物纤维,枕头填充物,睡袋填充物 软饮料瓶,清洁剂瓶,地毯纤维,滑雪衣
HDPE (高密度聚乙烯) 购物袋,牛奶瓶,洗发水瓶 清洁剂瓶,垃圾箱,水管
PVC (聚氯乙烯) 果汁瓶,铅管,橡胶软管,鞋底 清洁剂瓶,窗框,人造革
LDPE (低密度聚乙烯) 垃圾袋,垃圾箱,桶 农业用薄膜,包装薄膜,购物袋
PP (聚丙烯) 冰淇淋杯,吸管,薯片包装袋 电池盒,保险丝盒,汽车零件
PS (聚苯乙烯) 酸乳酪杯,塑料餐具,塑胶水晶 衣架, 录像带盒,办公文具
ABS (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电视机、电脑、洗衣机等外壳 电线盒、录音机、打火机

无人回收这些原料,足以说明该种原料对应的产业是多么的开工不足。

一个直接的糟糕后果:回收塑料瓶是很多穷人的谋生方式(可参见“前门部落民日记”)。相信半年以前很多人都见过四处寻找塑料瓶的低收入人士。但是最近几个月,这样的情景似乎我一直没见到过——此前我还以为是北方冬天太冷,没往经济危机上联系——这个冬天,他们肯定过得特别痛苦。。。

//sigh~~

相关链接: